USB-C 問題集
USB版本有哪些?傳輸速度多少?
資料來源:wikipedia
E-marker 是什麼?USB-C線材都有 E-marker 嗎?
USB-C 線材作為電源輸入端(旅充) 與 設備接收端(手機/電腦/平板) 溝通和參與電力傳輸的重要橋樑,連接器板內可加入「E-Marker」晶片,作為溝通媒介參與到「資訊協商」當中,也就是負責告知兩端(設備端和供電端) 可接受且能輸送的電流與電壓。
要注意的是,E-Marker 晶片是「可選」的,並非所有TYPE-C纜線都會有這個晶片。依USB開發者論壇(USB-IF)規定,電流超過3A的充電線都必須在Type-C充電線頭中嵌入E-marker晶片,以保障充電線的使用安全。不過,無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因安全原因,電流被限制在 3A,避免高阻值大電流過熱出現安全問題;而使用 3A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,整個快充系統最大電流傳輸同樣為 3A;使用 5A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,整個快充系統最大電流傳輸才能達到 5A。USB-C 資料線的最大電力傳輸規格主要分為兩種,60W/100W/240W,按照電流劃分就是3A 線材/5A 線材,除雷電資料線外,其他資料線的電力傳輸性能與資料傳輸性能並無直接關係。
要注意的是,E-Marker 晶片是「可選」的,並非所有TYPE-C纜線都會有這個晶片。依USB開發者論壇(USB-IF)規定,電流超過3A的充電線都必須在Type-C充電線頭中嵌入E-marker晶片,以保障充電線的使用安全。不過,無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因安全原因,電流被限制在 3A,避免高阻值大電流過熱出現安全問題;而使用 3A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,整個快充系統最大電流傳輸同樣為 3A;使用 5A E-Marker 晶片的線材,整個快充系統最大電流傳輸才能達到 5A。USB-C 資料線的最大電力傳輸規格主要分為兩種,60W/100W/240W,按照電流劃分就是3A 線材/5A 線材,除雷電資料線外,其他資料線的電力傳輸性能與資料傳輸性能並無直接關係。
USB-C 和Thunderbolt™ 有何差異?
Thunderbolt™ 是Intel在2009年所研發的一種高速I/O介面,主要目的是用來做為電腦與其他設備的傳輸線材,希望能替代並統一電腦上數量繁多的各種介面。Intel在2011年發表了Thunderbolt™第一代,介面與Mini DisplayPort做整合,傳輸速度可達10Gbps,並且可透過Daisy-chain連接最多六個周邊設備。
2013年推出的 Thunderbolt™ 2,其傳輸速度翻倍達到20Gbps,介面與第一代一樣,仍舊是採用Mini DisplayPort。2015年則推出 Thunderbolt™ 3,傳輸速度再次翻倍達到40Gbps。除此之外,Thunderbolt™在這一代也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改變,不僅介面改用USB Type-C,最大供電100W,並支援兩個4K螢幕或一個5K螢幕。也多虧了與USB Type-C結合的這個決定,使得Thunderbolt™ 3較Thunderbolt™ 和Thunderbolt™ 2還要普及。
至於在2020年推出的 Thunderbolt™ 4,介面一樣採用USB Type-C,雖然最高傳輸速度仍然40Gbps,但在PCIe的頻寬則從Thunderbolt™ 3的16Gbps升級到Thunderbolt™ 4的32Gbps,這也代表從儲存裝置和外接顯示卡等PCIe裝置來看,Thunderbolt™ 4的傳輸速度和效能都有顯著的提升,而充電功率仍維持在100W (PD3.1之後提升到240W)。
2013年推出的 Thunderbolt™ 2,其傳輸速度翻倍達到20Gbps,介面與第一代一樣,仍舊是採用Mini DisplayPort。2015年則推出 Thunderbolt™ 3,傳輸速度再次翻倍達到40Gbps。除此之外,Thunderbolt™在這一代也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改變,不僅介面改用USB Type-C,最大供電100W,並支援兩個4K螢幕或一個5K螢幕。也多虧了與USB Type-C結合的這個決定,使得Thunderbolt™ 3較Thunderbolt™ 和Thunderbolt™ 2還要普及。
至於在2020年推出的 Thunderbolt™ 4,介面一樣採用USB Type-C,雖然最高傳輸速度仍然40Gbps,但在PCIe的頻寬則從Thunderbolt™ 3的16Gbps升級到Thunderbolt™ 4的32Gbps,這也代表從儲存裝置和外接顯示卡等PCIe裝置來看,Thunderbolt™ 4的傳輸速度和效能都有顯著的提升,而充電功率仍維持在100W (PD3.1之後提升到240W)。
資料來源:allion.com
USB4.0 vs. Thunderbolt™ 4 的規格差異
從外觀上來看,USB4 和 Thunderbolt™ 4同樣使用USB Type-C介面;從最高傳輸速度來看,同樣也支援40Gbps;並且也同樣支援影像輸出和供電最高240W,因此很容易將兩種分不清。那USB4 和 Thunderbolt™ 4究竟有什麼不同之處呢? 答案揭曉: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「最低規格要求」。
.支援頻寬 雖然兩者的最高支援頻寬都是40Gbps,但USB4 有 USB4 20Gbps 和 USB 40Gbps,因此最低規格只需要20Gbps,反觀Thunderbolt™ 4則只有40Gbps一種規格。
.數據傳輸速度 至於在數據傳輸上,USB4最低需支援USB 3.2的 10Gbps,而Thunderbolt™ 4則可以從 USB 3.2中得到 10Gbps,或是透過 PCIe 達到 32Gbps。
.支援顯示器 支援顯示的部分,USB4支援一個顯示器,但沒有最低支援解析度的要求;反觀Thunderbolt™ 4則必須能夠支援兩個4K 60Hz螢幕或一個8K 30Hz螢幕。
.支援頻寬 雖然兩者的最高支援頻寬都是40Gbps,但USB4 有 USB4 20Gbps 和 USB 40Gbps,因此最低規格只需要20Gbps,反觀Thunderbolt™ 4則只有40Gbps一種規格。
.數據傳輸速度 至於在數據傳輸上,USB4最低需支援USB 3.2的 10Gbps,而Thunderbolt™ 4則可以從 USB 3.2中得到 10Gbps,或是透過 PCIe 達到 32Gbps。
.支援顯示器 支援顯示的部分,USB4支援一個顯示器,但沒有最低支援解析度的要求;反觀Thunderbolt™ 4則必須能夠支援兩個4K 60Hz螢幕或一個8K 30Hz螢幕。
USB4 | Thunderbolt™ 4 | |
連接器 | Yes | Yes |
最小頻寬 | 20Gbps | 40Gbps |
最大頻寬 | 40Gbps | 40Gbps |
最低視訊輸出要求 | One 4K display | Two 4K displays |
最低資料傳輸要求 | USB3.2/10Gbps | PCle/30Gbps USB3.2/10Gbps |
最低/最高功率傳輸 | 7.5W(240W max) | 15(240W) |
2米長內可維持40Gbps | No | Yes |
資料來源:allion.com